节后求职注意陷阱-安阳人才网
当前位置:首页HR 园地面试秘籍  
固顶文章 套餐调整:方便到让您没得说
固顶文章 新年《资费新政》出台
固顶文章 面对“迟到早退”“加班加点
固顶文章 2015年春季双向选择洽谈
固顶文章 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豫北分
固顶文章 2015届毕业生冬季双向选
固顶文章 法律规定招聘不得收取财物
固顶文章 市领导现场指导第二场大型公
固顶文章 市工信局第二场公益企业招聘
固顶文章 “职通车”招聘会参会须知
更多...
更多...
固顶文章  通知公告专题
固顶文章  公务员专题
固顶文章  网络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现场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客户风采专题
固顶文章  调查专题
固顶文章  求职专题
固顶文章  招考专题
固顶文章  人才测评专题
更多...
节后求职注意陷阱 2013/2/19
 


 

节后求职注意陷阱


  春节过后又将迎来求职高峰期,毕业生们肯定不回错过这个机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招聘单位,也许很容易就挑花了眼,很多骗子公司也正在这时,开始进行招摇撞骗,让求职者一不小心进入招聘陷阱,走上弯路。

  安阳人才网搜集了几种节后比较容易出现的招聘陷阱,提醒广大求职者警惕。

  陷阱一:  街头张贴“高薪”广告

  一些人在街边发放小广告,或在电线杆、电话亭等处粘贴招聘广告,广告打着直招、急招的名义,称面试通过就直接上班,更标榜“薪酬可观”、“待遇优厚”。这些“公司”大都没有营业执照,很多是不法分子抄来整理的“信息资源”,再利用这些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上当。当应聘者将“押金”交上后,“招聘人员”就人间蒸发了。

   陷阱二:无执照“黑中介”诈骗

 “黑中介”常常以介绍工作为由收取押金,却无法提供令求职者满意的职位信息。还有些“黑中介”要么租用高档写字楼以降低应聘者的警惕;要么索性就在厂区临街租下一间档口,宣称有工厂开业急招员工,实施诈骗活动。有人一般隔两三天就换个地点,有的时间长的隔几个月或半年换一个地方,并换新的名称继续行骗。

 陷阱三:不法分子搭讪伺机诈骗

 人才市场信息张贴栏和附近公交站周边有许多不法分子,在求职者中寻找目标伺机搭讪,一旦求职者上钩,他们就将求职者骗到指定地点进行诈骗。求职者在现场填写个人资料时,不法分子趁机偷看或者用手机偷拍窃取信息,然后冒充求职者所应聘的单位打电话,以交各类押金为由,甚至在应聘过程中直接向应聘者索取证件,骗取求职者财物。

  陷阱四:巧立名目骗取钱财

  骗子公司往往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行骗,并设立各种名目,要求求职者把钱汇过来。一旦有人上钩,骗子还会抛出报名费、面试费、置装费、体检费、培训费、登记费、档案保管费、预留职位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钱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骗子主动出击,谎称自己有门路,可以为应聘者打通关节找到理想工作,之后他们就以收取打点费为由行骗。

  陷阱五:签试用合同 够钟炒人

  一些用工单位在试用期不与应聘者签订合同,同时试用期长、待遇低,待期满后即以各种借口辞退员工。等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时,因为没有签合同,连相关证明都拿不出来。

  陷阱六:生死合同逃避事故赔偿

  一些企业会事先起草好劳动合同,合同中写明有“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出现安全事故厂方不负任何责任”等条款,外来务工人员一旦签下了这类“生死合同”,遇到安全事故很难获得赔偿。

  陷阱七:应聘“主管”惨变“业务员”

  一些公司为骗取劳动力,粉饰招聘岗位,提供不实的招聘信息。原本应聘“客户主管”却变成“业务员”,应聘“储备干部”却变成“勤杂工”,名义上招聘“文秘”,实际上是找“陪酒小姐”。应聘岗位就这样玩起了“变脸”,求职者也因此沦为廉价劳动力。

  陷阱八:假招聘真宣传

  一些机构根本没有招人计划,而是打着招聘的幌子,只是为了吸引人来听课,拓展培训业务。某些公司常年招聘,但打出来的招聘信息从不更换或者很少更换,且从不透露到底要招多少人,招聘会上这些公司往往发给求职者很多宣传单、介绍公司文化的资料等等。

                                          

 

来源:安阳人才网

点击:5273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