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求职谨防十大招聘陷阱-安阳人才网
当前位置:首页HR 园地面试秘籍  
固顶文章 面试需注重内在气质
固顶文章 面试时的835守则
固顶文章 面试环节的5分钟自我介绍
固顶文章 如何做好5分钟自我介绍
固顶文章 面试中常用的25个问题分析
固顶文章 大学毕业生面试求职必胜五招
固顶文章 节后求职谨防十大招聘陷阱
固顶文章 面试中招聘官的读心术
固顶文章 应聘时的46个技巧
固顶文章 十招面试法 让你出类拔萃
更多...
更多...
固顶文章  通知公告专题
固顶文章  公务员专题
固顶文章  网络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现场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客户风采专题
固顶文章  调查专题
固顶文章  求职专题
固顶文章  招考专题
固顶文章  人才测评专题
固顶文章 手机版上线了!网址不变(w
固顶文章 新年新政新服务——只为回馈
固顶文章 目标分解&进度动态智能监控
固顶文章 月收入调查结果公布,触目惊
固顶文章 追忆傅江老先生的艺术造诣和
固顶文章 企业大脑
固顶文章 纬地与移动联合组建“云智慧
固顶文章 套餐调整:方便到让您没得说
固顶文章 年后不走了!家乡更要我..
固顶文章 【纬地云】荣获2017“中
更多...
节后求职谨防十大招聘陷阱 2011/2/22
 


 

节后求职谨防十大招聘陷阱

 
    春节假期过后就到了求职招聘的高峰期,许多务工人员纷纷趁着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好时节想要找个好职位。然而,在形形色色的职业招聘中暗含不少“杀机”,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设计出种种“陷阱”伺机诈骗。求职人员在新春找工作时,一定要留心各类招聘陷阱,防止因为一时疏忽而上当受骗。这里就为大家提供一些防骗常识,希望能帮求职者少走弯路。
 
  陷阱一:
  街头张贴高薪广告
  一些人在街边发放小广告,或在电线杆、电话亭等处粘贴招聘广告,广告打着直招、急招的名义,称面试通过就直接上班,更标榜“薪酬可观”、“待遇优厚”。这些“公司”大都没有营业执照,很多是不法分子抄来整理的“信息资源”,再利用这些招聘信息引诱求职者上当。当应聘者将“押金”交上后,“招聘人员”就人间蒸发了。
  对策:大多正规企业会选择在《广州日报》等权威媒体上刊登广告,而没有一家正规企业会在路边到处张贴广告。求职者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不要听信街头小广告。找工作应到正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
 
  陷阱二:
  无执照黑中介诈骗
  “黑中介”常常以介绍工作为由收取押金,却无法提供令求职者满意的职位信息。还有些“黑中介”要么租用高档写字楼以降低应聘者的警惕;要么索性就在厂区临街租下一间档口,宣称有工厂开业急招员工,实施诈骗活动。有人一般隔两三天就换个地点,有的时间长的隔几个月或半年换一个地方,并换新的名称继续行骗。
  对策:求职者尽量不要到街头摊位求职,而应通过正规的中介所应聘,这些机构要有营业执照,包括一些民办介绍单位,都要有固定的场所,其工作人员应有工作证、职业介绍许可证;关于收费事项、服务承诺都须上墙公开。
 
  陷阱三:
  不法分子搭讪伺机诈骗
  人才市场信息张贴栏和附近公交站周边有许多不法分子,在求职者中寻找目标伺机搭讪,一旦求职者上钩,他们就将求职者骗到指定地点进行诈骗。求职者在现场填写个人资料时,不法分子趁机偷看或者用手机偷拍窃取信息,然后冒充求职者所应聘的单位打电话,以交各类押金为由,甚至在应聘过程中直接向应聘者索取证件,骗取求职者财物。
  对策:对于求职过程中无事献殷勤的陌生人,应聘者不要予以理会。在求职时要保管好个人信息,接到用人单位的来电时应保持冷静,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仔细思考,切勿盲从。也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以防被利用。
 
  陷阱四:巧立名目骗取钱财
  骗子公司往往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行骗,并设立各种名目,要求求职者把钱汇过来。一旦有人上钩,骗子还会抛出报名费、面试费、置装费、体检费、培训费、登记费、档案保管费、预留职位费、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钱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骗子主动出击,谎称自己有门路,可以为应聘者打通关节找到理想工作,之后他们就以收取打点费为由行骗。
  对策:对于这些违法的收费项目,求职者要善于拒绝。在招工过程中要留心中介机构的职业资质,对于一些没有工商注册的中介机构抛出的“好工作”,不要交费。在签订中介合同、劳动合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条文,不要轻易交纳各类费用。
 
  陷阱五:网络求职泄漏个人信息
  网络求职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由于快捷、便利,又节省成本,在网络上投简历、找工作成为越来越多求职者的选择。可是,一些骗子正是借助网络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进行诈骗。
  对策:求职者可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有关公司的信息,如果是传销机构或骗子公司,或许已有类似经历或已识破骗局的网友会在网上披露。正规公司留下的电话号码多为固定电话号码,如是私人手机号码,就应该提高警惕。网络求职者确定单位后,最好前往实地考察,了解企业是否正规合法,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求职者填写个人简历时,一定要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出去,可只留本人联系电话,最好不留家庭电话。上招聘求职网时,先要看看别的求职人员的核心联系方式是否被任意公开,如果已被公开,那就要小心了。
 
  陷阱六:签试用合同 够钟炒人
  一些用工单位在试用期不与应聘者签订合同,同时试用期长、待遇低,待期满后即以各种借口辞退员工。等应聘者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时,因为没有签合同,连相关证明都拿不出来。
  对策:即使在试用期也必须签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用工之日起即建立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应在试用期之前。求职者与企业签合同时要看企业是否经过工商部门登记以及企业注册的有效期限,否则所签合同无效;还要看合同字句是否清楚完整,并是否有一些必备内容,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陷阱七:生死合同逃避事故赔偿
  一些企业会事先起草好劳动合同,合同中写明有“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注意安全,出现安全事故厂方不负任何责任”等条款,外来务工人员一旦签下了这类“生死合同”,遇到安全事故很难获得赔偿。
  对策:这类“生死合同”一定不要签,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要静下心来认真阅读各项条款,对不明白的约定要多咨询细掂量,避免在发生纠纷时,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
 
  陷阱八:偏僻处面试 抢劫绑架
  有一些不法之徒以招聘员工为由将受害者骗到偏僻地点,随后对其进行抢劫、绑架。
  对策:求职者到陌生的地方应聘时要提高警惕,接到面试通知后,首先要核实企业的资料;对方如果用移动电话联系时,必须索取对方的固定电话,面试前尽量通过对方的固定电话预约面试时间,了解企业信息。正规单位一般会将地点设在单位所在地,对一些租用房间作为应聘地点的公司单位,求职者应提高警惕。另外,绝大多数招聘单位不会主动派车去接应聘者,应聘时最好不要单独前往,不要与陌生人到偏僻地方,不要将手机等财物借给陌生人。
 
  陷阱九:应聘主管
  惨变业务员
  一些公司为骗取劳动力,粉饰招聘岗位,提供不实的招聘信息。原本应聘“客户主管”却变成“业务员”,应聘“储备干部”却变成“勤杂工”,名义上招聘“文秘”,实际上是找“陪酒小姐”。应聘岗位就这样玩起了“变脸”,求职者也因此沦为廉价劳动力。
  对策:在求职时应仔细询问工作细节,弄清楚职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写明岗位和工种。一些技术性不强却开出高薪的工作岗位,多半是骗人的或是让人加入不法行业。女性求职者要特别警惕那些不限专业、工作经验,却对年龄、相貌提出要求,且对工作性质描述模糊的招聘信息。
 
  陷阱十:
  假招聘真宣传
  一些机构根本没有招人计划,而是打着招聘的幌子,只是为了吸引人来听课,拓展培训业务。某些公司常年招聘,但打出来的招聘信息从不更换或者很少更换,且从不透露到底要招多少人,招聘会上这些公司往往发给求职者很多宣传单、介绍公司文化的资料等等。
    对策:这类公司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宣传或者积累人气,他们实际上并不缺人,所以往往只招不聘。求职者一定要查清楚底细,了解用人单位是否真有用人意向,再去应聘,不要为那些常年招人、常年换人的单位浪费时间和精力。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来源:安阳人才网

点击:2300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