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的事业单位招聘再起风波
昨日,江苏句容市正在公开招聘市服务中心公务接待人员,设置的条件十分雷人:“女性、身高1.63米以上、本科学历、具有两年相关工作经验、限句容籍户口,面试分值占比高达70%。”有人质疑称,该职位是为句容市一名副市长的侄女“ 量身定制 ”。媒体进行了追访,确实有名副市长的侄女报考该职位,而且正在句容市政府接待服务中心以 “ 非编制 ” 的接待岗位工作了两年。这次报考“ 编制 ”接待人员的副市长侄女,已经通过了审核,周四参加笔试。
句容市招聘的市公务接待人员为何身高设置在163CM,而不是160CM;学历也要本科以上,有工作经验两年,而不是有接待工作经历无时间限制、条件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还限制句容籍本地户口(为何一个政府的接待人员非要用本地人?难道其他地方的人就不适合做句容市政府的接待员?);甚至到面试分高达70%,如此“ 精心安排 ”、“ 用心良苦 ”的招聘条件,和以往的公开招聘市服务中心公务接待人员显得十分苛刻。这究竟是什么道理?难道这一条件是专为某某人特别设定的吗?
这些“ 肆无忌惮 ”公开的招聘形式比潜规则更可怕。公开招聘的形式而进行“暗渡陈仓”的“ 量身定制 ”模式,不止一次被媒体爆料。比如从今年九月份的“ 南京一事业单位招聘录取四人,三人为官二代 ”和“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下属的收费票据管理所公开招聘条件: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等信息曝光后,虽然这些招考都被取消,但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就业的公平是其基本的要义之一,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之本的天平如果也时时倾斜了,我们哪里还能见到最起码的公平、公正?“公开招聘”仅有形式公开还不够,实际招聘工作中也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个别基层事业单位屡次出现了“ 量身定制 ”、“ 内部招聘 ”、“设置歧视性条件”等违法违规的现象。事业单位招聘是吸纳人才,为社会公益服务的行业。如果在一个公益服务的岗位,招聘贤才都不能得到公平正规的选拔,那么某些“ 公益服务 ” 的背后,是不是也会带着“公益服务的光环”的延续进行着歪风邪气处理事情的态度呢?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