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须有独特灵魂
1月26日上午还不到9时,温家宝总理提前来到了国务院第一会议室,与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围坐在椭圆形的桌子旁,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10位与会代表中有科学家、教师、医生、教练员、导演等,尽管职业不同,但他们在阅读过《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后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报告中关于发展社会事业的篇幅比往年又多了,而且内容更丰富,措施更具体。
“您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国大师级人才求贤若渴的心情。但是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就不可能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开门见山,“温总理,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应该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从英国、美国到日本,施一公以史料论证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于民族昌盛、国家崛起的意义,并指出当前中国大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
“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温家宝听后深有感触地说。
施一公向总理列举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各种标准。他特别强调办学自主权的问题。施一公感慨道:“在大学这个本应该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如今的教育在管理上‘一刀切’,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好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灵魂”
听了施一公的话,温家宝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当施一公结束发言时,温家宝对大家说:“我们要下决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他略微停顿一下,提高了声音,语气坚定地说:“中国一定能够出现世界一流大学。”深受感染的施一公也回应道:“一定能。”
“你们讲的很多事情,我都听到灵魂里去了”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对下乡演出的场景记忆犹新。他对总理说:“每当下乡演出,看到乡亲们迎着寒风瑟瑟发抖,还站在村边场院上津津有味地看戏时,我们心里特别难受。农民们也应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文化服务。”他还谈到现在一些演出单位过分强调经济利益,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你讲的是实情。”温家宝接过话头说,“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基本取向应该是公益性的,决不能‘一风吹’地搞产业化。即使是文化产业也应该面向群众,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座谈会上,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希望推动中医药更好地服务农民。
温家宝最后说,用耳听者,学到皮肤;用心听者,学到灵魂。你们讲的很多事情,我都听到灵魂里去了。你们的建议和意见非常真诚,我们一定要认真吸收,不但要把报告修改好,更要把政府的工作做好。 来源: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