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安心从教遭遇难题 专业不对口或工资难保障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是我国探索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有益尝试,实施4年来取得明显成效。此举不但充实了农村中小学校的师资力量,而且缓解了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
但是,记者近日在基层采访时发现,特岗教师还存在着“教学专业不对口”和“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两个难题。
据部分特岗教师反映,当时参加招聘时,报考的是自己在大学所学习的专业,但分配到农村中小学后,却让教非所学专业的课程。如学音乐、纺织、化学、计算机的却让教语文,学数学的让教物理、外语,一名学体育的特岗教师同时教起了三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对此,不少特岗教师表示郁闷。教非所学一来影响了教学质量,二来加重了特岗教师重新学习和进修的负担,即便是“现学现卖”也很难保证教学水平。而为了开齐课程,校长也只能让特岗教师“缺啥教啥”。
落实好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是党和国家尊师重教对其关心爱护的体现,也是其工作有保障、生活无后顾之忧的基本条件。对此,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文件中都有要求。但是,在一些地方,特岗教师从今年秋季开学上岗至今,一直没有拿到过工资。一些特岗教师,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师基本生活难以为继,不得不靠借债度日。
据了解,特岗教师迟迟领不到工资,一是因为国家制定的新工资标准出台较晚,二是地方财政负责统筹落实的特设岗位教师的地方性津补贴、必要的交通补助、体检费等到位太慢。
据悉,今年特岗计划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国22个省区已招聘特岗教师6万多人。对这项已见成效并将继续实施的举措,应完善政策、落实规定。专业对口,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才能使特岗教师安心教书育人。希望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特岗教师的困难。 来源: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