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培养陷入怪圈-安阳人才网
当前位置:首页本地专栏调查  
固顶文章 中国成欧美毕业生实习的热门
固顶文章 带薪实习渐成招聘新潮流
固顶文章 大学生实习岗位频遭冷遇 眼
固顶文章 师资培养陷入怪圈
固顶文章 实习最佳长度为3至5个月
固顶文章 我省计划3年组织6万高校毕
更多...
更多...
固顶文章  通知公告专题
固顶文章  公务员专题
固顶文章  网络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现场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客户风采专题
固顶文章  调查专题
固顶文章  求职专题
固顶文章  招考专题
固顶文章  人才测评专题
固顶文章 手机版上线了!网址不变(w
固顶文章 新年新政新服务——只为回馈
固顶文章 目标分解&进度动态智能监控
固顶文章 月收入调查结果公布,触目惊
固顶文章 追忆傅江老先生的艺术造诣和
固顶文章 企业大脑
固顶文章 纬地与移动联合组建“云智慧
固顶文章 套餐调整:方便到让您没得说
固顶文章 年后不走了!家乡更要我..
固顶文章 【纬地云】荣获2017“中
更多...
师资培养陷入怪圈 2009/10/29
 



师范生实习期间上讲台机会少 师资培养陷入怪圈

   “每年师范生实习,找学校总是很难。除了和我们签协议的学校会偶尔接收一些实习生,其它学校尤其是名牌中学,很少愿意让实习生上讲台。”身负为中小学培养师资的重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十分苦恼:中学出于对学生成绩的担心,越来越不愿提供更多让实习教师上讲台的机会。越少上讲台机会,越难培养出优秀师范生;而优秀师范毕业生的数量不多,又导致学校更不愿意提供实践机会。长此以往,师资培养必然陷入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的怪圈。
 
    实习生老师难上讲台
 
    实习生上讲台难,这已经是师范生培养中的普遍情况。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郭教授称,每年学生出去实习,学校最希望学生能够多上讲台,为此还作出规定,明确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实习时,要完成至少6个教案,课时必须达到几十节。可眼下的事实是,学生平均每年能够上讲台的时间,也就是这个数量,实习时有机会超额完成这一“考核指标”的学生并不多。
 
    华东师范大学一名教授坦率地告诉记者,每年推荐学生出去实习,一些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的校长就告诉他们:“学生来了以后也就是跟着老师研究教案,上讲台可没那么容易。”
 
    对于师范生来说,上课机会寥寥,也就很难体会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更难体会如何在教书中育人、感受教学的乐趣。这样的实习,最多也就是实践了一些教学的技巧。
 
    应试压力阻挡实习生进步
 
    “其实不是我们不愿意让实习生上讲台,而是在应试压力下,学生和家长都处在焦虑之中。对于实习生上讲台,家长们往往比学生更敏感。”实习生难上讲台,中学校长也有自己的苦衷。
 
    一位公办初中的校长说,每年来实习生,学校都要事先给学生和家长“打预防针”。即便如此,每年实习生上课的课时一多,还是会引来家长抱怨。这所学校曾经有两位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实习带班,一次担任数学老师的班主任临时外出开会,就让其中一名实习生给学生上课,上课前,班主任和年级组长都给实习生开过“小灶”,并且对他的课进行过“认证”。但到了周末,还是有家长直接找校长“论理”。
 
    优秀教师需要更多成长平台
 
    “老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且关键还要知道怎么把这杯水倒给学生,什么时候倒哪杯水,这些绝对不是在大学课堂里就可以学到的。”李进说,如果在师范生培养的环节不给学生更多实践平台,他们就很难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更不要说是优秀教师了。
 
    毫无疑问,教师的质量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实践对于教师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李进介绍说,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上海师范大学现在采取了3+3模式:3年专业学习后参加选拔进入研究生培养序列,其中一年学习基础知识,后两年有针对性地与中学联合培养。同时还通过鼓励学生到西部去实习,对学生进行实践和思想的双重教育。学校还将争取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定期送学生到国外去学习。“但这些机会相对于每年数千名师范毕业生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他建议引入更多中小学名师在师范类院校中担任导师,与师范类院校联合培养人才。说到底,国家花了很大的力量加强师范生的培养,但师资队伍建设毕竟是一项涉及育人的大工程,需要多方面来想办法。
 

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来源:安阳人才网

点击:988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