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创业?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06年增加85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递增长。而大学生的就业率不足30%,大学生就业遭遇寒流。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分析
1.供需差别大:岗位增36%学生增130%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2.选材要求高: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3.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认为,对于近年来盲目上马、目前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应坚决按教育部规定,区别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招生。
4.薪酬逐年降低:市场只给1700元/月
这次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显示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大学生创业
既然大学生就业形式如此严峻,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个角度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业不成为什么不能创业,如今大学生创业的条件越来越好,学生创业者越来越务实,年龄越来越小,创新的成色也越来越高,而且现在教育部已经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文件和政策,很多大学生也投身到创业中去,然而大学生创业不是只靠一腔热情就够了,关键是选择什么行业。
其实“哪些行业适合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已被许多专业人土、成功人土谈论过,像电脑、互联网、生物科技、管理咨询等等,这些新兴经济产业,都已被列入的创业者们的候选名单之中。大学生们经验不足,社会关系浅薄,抵抗风险能力弱,这些是在开始远大的抱负之前,大学生们首先要看到的自已的不足。这些不足就使得大学生如果在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无法同其他竞争者竞争。而在一些新兴的市场,大家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大学生反而因为没有传统经验主义的束缚,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电子商务在中国有着比国外将近100倍的发展空间,而且就互联网电子商务来说,是最适合年轻人发展的一片沃土。
盖茨曾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电子商务经纪人是互联网SOHO一族,互联网SOHO一族,专指基于国际互联网上的、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工作的、不受时间和地点制约的、不受发展空间限制的白领一族。更重要的是反映在能否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自由的选择工作,反映在所选择的工作是否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SOHO,它代表的是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的是最活跃的新经济。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金领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