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在中国 谷歌为何败给了百度
和讯网消息:百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轻松地超越了谷歌,很多人一直在找原因,有人为百度说话,说百度比谷歌更能创新,更本土化,速度更快,结果更好。有人为谷歌说话,说是因为快照没了,因为老访问不了。实际上,要找到谷歌为何败给百度的原因很简单,找到解决办法才难。
我们先从有利于百度的一方,说说几个原因,有解么?然后从谷歌一方,再找几个原因,看看有解么。
百度强的原因。
1)本地化做得好。技术人员更多是中国人,从产品到技术,都是中国人,所以能更多从中国用户出发设计产品,提供服务。
2)速度快。确实,最早的google以0.0001秒的速度呈现结果,百度很快也学会了这一套。给人以速度快之感,所以很多人就说百度很好。
3)结果更好。梁冬去了百度后,主导了一个更好结果的公关:百度更懂中文。至于百度的机器和系统是否更懂中文不重要,只要用户想到百度,就想到百度更懂中文就行。
4)产品创新。从音乐mp3搜索到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贴吧,这些产品的创新从百度变身搜索门户开始,一直就没停过。所以,百度(全球品牌网)培养了一大堆喜欢搜索mp3的年轻用户,这群用户又因为百度贴吧的无门槛表达,进一步刺激了百科和知道等产品的发展,直到最近的百度hi等。
谷歌弱的原因。
1)进入中国晚。虽然google早就进入中国了,但范围很窄,只是一些IT和科研人员在用,更多大众上网用户不用。
2)快照没了,用户觉得上google受欺骗。
3)老上不了网,给人速度慢的感觉。
4)老有英文结果,很多人就感觉google太杂。
5)google反应迟钝,中国想做点本地化,根本通不过美国总部的审核。
6)谷歌不懂中文,起码没有百度结果准确。
说了半天,大家没发现么?其实这里面所有的所有,都是因为百度的公关和宣传远远超出google,让google根本就没法发力。
谷歌为何败给了百度,技术不是关键,市场宣传占到了很大的份额。谷歌的用户数也一直在增,但奈何增长速度并不快,是因为对信息搜索的需求,远远落后于对音乐mp3的搜索增长速度。所以,新增的使用搜索的用户(多数是接触电脑时间不长,偏娱乐和游戏的用户,对英语信息有天然的抵触情绪的用户),这群人本来对google这么长的域名都不熟悉,很容易拼错,对百度的能及格的搜索结果已经很满意,而且他们主要是在mp3等信息的搜索上花时间,所以他们对信息搜索的习惯,已经因为mp3搜索而成型。 用几个简单的数字来粗略表示一下这种关系。
2001年前,互联网用户用搜索的比例加入是30%。当时用户数假设是300万。则最多100万用户在用search功能。其中,多数人去雅虎,更多人慢慢使用google。
到了2003年,google比例已经上升到60%,但百度已经独立,其开始提供mp3搜索。上网用户数则增长到6000万。数字可能增长了20倍。其中用搜索的比例则增长到50%,是3000万。整体search人数已经是01年的10倍。
这其中,有80%的新增用户主要集中在娱乐方面的搜索,百度很好地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而且02-03年,google的掉线率从0%猛增到70%以上。这时候,新增用户绝大多数进入百度,而根本没接触到google。
04年,百度开始宣传“百度更懂中文”,很多google用户也开始滑向百度。因为可访问性和访问速度的问题。
到05年,百度已经让谷歌大势已去,google才考虑请李开复出山,正式挑战百度。这时候,更低端的用户(企业用户,非学生和IT和学术类搜索,而是商业搜索)进一步成为百度的“签约客户”,他们不光从百度搜自己的排名,还去搜竞争对手以及同产业客户的排名结果。有过筛选的结果,进一步加强了这类用户对百度的信赖。google已无还手之力。
|
|
|
|
来源:安阳人才网 -> 百度安阳地区营销服务中心(青峰网络)
点击:1185 〖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也许时间会证明一切 | xihaha 2008-8-9 18:59:15 |
不要以一时成败论英雄。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