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求职小心“黑职托”
应届大学毕业生现在很多都是通过网络求职,在招聘网站上“海投”简历,期看能顺利“中标”。但是,此举轻易引来“黑职托”,不仅没找到工作,还被骗了钱。专家建议,大学生网投简历求职时应留意保护个人隐私,严防受骗。
本市大学毕业生小陈日前在网上投简历应聘时遭遇了“黑职托”,还被骗往了2000元。据小陈先容,冷假里他在很多招聘网站上投过求职简历。开学后,小陈便收到开发区一家公司的口试邀请,上面有口试的具体时间、地点,需携带的证件等。
在约定口试时间的前一天,小陈再次接到这家公司的电话通知,一名男子在电话中告诉小陈,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决定取消今年的招聘计划,第二天也不召开口试了。然而,男子并未挂断电话,反而在电话中安慰小陈。
晚上,小陈上网时便收到该男子在QQ上发来的加好友请求,小陈没想太多就接受了该男子的加进好友请求。此后一连几个晚上该男子都在网上和小陈聊天,偶然还会给小陈一些应聘建议。一来二往,小陈与男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几天前,该男子忽然打电话给小陈说中午听到一个消息,开发区一家日企最近有招聘会,他表示这家企业有熟人可以帮忙引荐。听到这个消息后,求职心切的小陈便拜托男子帮忙,并听其建议将2000元的红包交到男子手里,让他帮助打点有关负责人。
随后的几天,小陈一直没有等到该男子的消息,打电话手机一直关机,上QQ该男子也不在线。小陈这才意识到受骗了,于是拨打110报警。更为尴尬的是,小陈除了知道该男子的网名及那个拨不通的手机号外,其他信息一概不知。
对此,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提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应首选正规部分举办的招聘会。通过网络投发简历应聘时,应进步警惕,简历里除了邮箱、个人手机号等常备信息外,不应留其他更为具体的联系方式,更不要轻信一些陌生“网友”。
来源:南通英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