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被迫当“职托”
又到了“金九银十”的招聘旺季,在求职者四处找工作之时,黑中介开始活跃起来。日前,大学生小芳就被新区一家黑中介“坑”了,为了讨回求职“保证金”,她被迫为黑中介当起了“托儿”。昨日,记者从劳动监察部门得知,如今在“招工难”形势下,黑中介玩起了新花样。
交500元寻了个“空头”岗位
“我原本是冲着应聘文员去的。”毕业没多久的小芳曾做过教师,日前她在网上看到某劳务派遣公司需要招聘文员,便投了简历,没想到对方马上就让她来面试了。“在旺庄路一小巷子里拐来拐去,找到的公司竟是居民楼底下一家小店面,连招牌都没有。”小芳进店一看,才明白这是一家职介所,店里不见营业执照,也没有职业介绍资格证书和职业介绍经纪人证书。中介见小芳大学里学的外语专业,又教过外语,就介绍她去应聘一家培训机构的教师岗位。“他们说得有板有眼,又有地址又有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说已经跟那个机构定好了,马上让我去报到上班。”当然,上班的前提是,小芳得先交500元保证金。小芳心动了,便如数交了钱,对方给了她一张手写的收据,便让她赶去上班。到了该机构以后,方知中介说了谎,让她做的“教师”是一个“空头”岗位。
“我们从未委托职介部门招聘人员。”小芳上门求职的培训机构负责人对记者说,他们只在正规的招聘网上挂过招聘启事,很可能职介是从网上获悉的信息。该负责人反映:“我打电话给那家职介,他们还挺拽,说自己只是介绍职业信息,不算骗人。”
为讨回保证金无奈做“职托”
小芳回到职介所,要求退回保证金,对方始终不肯。不过,他们愿意在本职介所里为小芳安排一个文员岗位,就是她在网上看到的“劳务派遣公司文员岗位”。具体干什么工作?职介负责人告诉小芳,每逢新区人力资源中心举行招聘会时,她就去现场转悠,看到那些要应聘操作工模样的年轻人,就把他们拉到职介来。“什么文员,就是让我帮他们当‘托儿’。”小芳向记者反映,为了讨回自己的500元保证金,小芳无奈干了两天,先后拉来了两个人。“好在,我都跟他们说明了职介的内幕,两年轻人考虑再三都没交钱。”小芳说,对上门找工作的年轻人,这家职介所会先收取一二百元保证金;有的还许诺给一车间主任的岗位,当然需要求职者交更多的保证金。在做了两天“职托”后,小芳觉得对不住自己良心,自己的钱也没能讨回来,就选择离开了。
黑职介背后有“人头费”交易
根据小芳的投诉,昨天记者来到该职介所暗访。果然如小芳所说,职介所窝在一间破墙开店的居民房里。除了大门上贴着“招募中心”外,看不到招牌和相关执照。见记者上门,一名姓邢的男子有些警惕,不断询问记者如何知道他们的店面的。在取得该男子的信任后,男子开始推荐起各种各样的工作,“去面试之前,先要在我们这里交200元保证金。”之后,记者向劳动监察部门作了举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近两年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操作工变得炙手可热。黑职介从中两头赚钱。“很多劳务派遣公司向职介‘买’人头,然后再卖给企业。据说合同为一年期的操作工人头费已涨到了1000元,半年期每人500元。”同时,职介所又向求职者收取保证金、中介费。在丰厚利益的驱动下,即使劳动监察部门打击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开黑职介。现在黑职介越开越隐蔽,还跟执法部门打起了“游击战”,给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职介所门口没有招牌,待看到执法人员来了就大门一关,人去楼空;执法人员走后,或在原地或另觅他处重起炉灶。”
来源:江南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