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一族 你属于哪一种?

草莓族
形容像草莓一样的80后年轻人,他们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眼下,这些职场“草莓族”的命运颇让人担忧。
过分自我变身“草莓人”。
“到哪里找不到一份工作?何必在这里受气!”,张欣回忆起当时在广州工作的情形时愤愤不平的说到。张欣是个典型的80后出生的女孩儿,据她介绍,她在广州是某网络游戏公司的项目助理,由于业绩突出,不到3个月便成为一个项目的主管,这也让张欣有点飘飘然。然而,在一次开会中,领导和她的意见大相径庭,领导当场责备了她两句,她也毫不示弱,当时就和领导提出了辞职。“要我的地方多的是,我何必要听别人的指责!”就这样,张欣离开了才工作了几个月的地方。可没想到,从广州回到安阳,找工作却一直不顺利,张欣后悔当初太冲动,沉不住气。
在我们周围,和张欣有着相同经历的职场新人不在少数,抗压能力差、不能挨说、稍一承受压力就“嗷嗷叫”是他们的“通病”,因此被用人单位冠以“草莓族”的称号。“我们公司就遇到过两个‘草莓族’,这两人大学毕业两年,工作换了四五回。男的上班才不到 3个月,却成天满腹牢骚,女的整天只注重穿衣打扮,无心工作。” 33岁的林小姐就职于我市某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源部,由于见惯了“人来人往”,朱小姐对“草莓一族”印象特别深刻。
1.“草莓族”的不同声音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既然找到更适合的工作,为什么不换?”在赛博数码广场上班的小李告诉记者,他很想找份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可真的很难,“上班太受约束,加班又牺牲了个人时间,如果能又快又好完成工作,为什么不能提早下班?”公司职员于青对单位刷卡制度很不适应,她最渴望的是自己创业,能自由支配时间。
说起“草莓族”这个称号,一位 80后的小伙子小飞感到非常苦恼。在小飞看来,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真实性情的流露,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开诚布公地将想法和感受表现出来,这样才有利于问题解决,工作上只是分工不同,人格都是一样的,没必要压抑自己。 23岁的小羽表示:我承认,“草莓族”有很多缺点,比如做事没耐心,缺乏一定的抗压能力,过于自信,怕吃苦,甚至还有些自私。但我们愿意在工作中改进缺点,我们需要的是真心帮助,而不是大量指责。
2.虚心好学摘掉“草莓帽”
已有10年职场经历的汪先生认为,在职场中,“草莓族”必须踏踏实实地做事,而不是靠投机取巧。现在的年轻人都过于自信,遇到问题也不问老同事,而是在那里搞“创新”,还有些人工作主动性、责任心不强,领导安排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想下一步,一下班就溜之大吉。汪先生建议,职场新人应多向过来人取经,勇于承担责任,尽快适应职场,摘掉“草莓族”这顶帽子。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草莓族”大多家庭物质条件较为富足,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备至,因此很少有真正不顺心的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又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以致于他们应试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弱,业务水平出色,心理素质较差,碰到压力甚至是很小的挫折就会承受不起。
心理专家提醒:广大职场新人,如今高端人才竞争激烈,在大城市尤其明显。职场是人生“必修课”,职场新人要摆正心态,如果自己可能因工作没做好而受到批评,要放低姿态、从零做起,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努力改善自己。同时,要有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对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及社交方面的培训,改善人际关系,也可以看些职场成功学之类的书籍。此外,遇事要冷静,注意社交技巧,不要动辄辞职。如果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儿,就主动向朋友、家人倾诉,寻找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排解心中不愉快的情绪。
橡皮白领
在写字楼的环境中,这是最糟糕的员工!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于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如果想改造他们,力度小了他根本不在乎,力度大了,他还会反弹一些不满过来。这种人离我们的生活很远?NO!事实上,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5年以上,超过半数的白领会出现“橡皮”倾向,内心充满职业倦怠,而不知不觉中,已经跨进了“橡皮化”进程!如此发展下去,便会走到职业生涯的边缘,说不准下一刻,就会被扫地出门!究竟我们离“橡皮白领”有多远,你的“橡皮化”程度有多高?
“鲜活白领”退化为“橡皮白领”。
如今初进职场的白领有一个通病:怀着雄心壮志,但有些不切实际。常常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社会周遭。遇挫者,便龟缩一团,形成一团“橡皮质”开始自我保护,而短暂的成功,换来更高的期待值。
一般来说,职场当中的事,不会完全如意,很多时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岗位和职位。这个时候心灰意冷,选择被动地橡皮下去,成了很多人的对策。
这是一种无奈情绪下的橡皮化,职场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形,不过有的人会走出来,要么调整心态,要么换工作,应该只有少数人会在不满意的岗位上橡皮下去。
“抱残守缺”的昔日英雄
而对于大多数职场中人来说,多年的打拼会带来不错的成绩,可是因此也可能让人固步自封,沉溺于往日成绩当中。对后来居上的上司,总觉得他是个外行而心怀不满,而对新人,则更加干脆视而不见。这是“橡皮化”的另一路径。“抱残守缺”而拒绝适应环境变化,对上对下沟通阻碍,牢牢抓住自己的老经验不丢,只能成为大家眼里的老顽固,一味地坚持自我,不理会各方面的意见,也是“橡皮化”加速的标志之一。
“时运不济”的幕后枭雄
还有一些特别遭遇,也会使白领变得“橡皮”。比如,在一个team中,你做得最多,成绩最好,效率最高,可是升迁的总是别人。你的创意不错,可却把你的想法安到别人的头上。职场并不是一个百分百公平的环境,遭遇不平,便开始怀疑一切,带着拒绝情绪在职场中生活,难免不成“橡皮白领”。
零帕族
零帕族=0压力;所谓“零帕”就是没有压力。“零”即为0,“帕”是压力的衡量单位,是指栖身于现代社会各种角色、承载于来自生活及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仍能保持积极乐观心态来面对的人群。据了解,“零帕族”的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20~35岁,多由年轻白领和大学生组成。他们不拘泥于环境的限制,对世界有独特而深刻的认知,虽然表现出无所谓的随意生活态度,实际却有激昂的内心,只是与压力说“NO”。
1.怎样成为快乐的“零帕族”?
30岁的淼淼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房奴”和“孩奴”。和很多人一样,淼淼感觉到压力缠身,很想停下来喘口气,可现实不允许,在这种极端焦虑的情况下,一个严厉的眼神或一个挑刺的话语都可以触动她的神经。突然有一日,在听了一个“家庭和谐”讲座之后,淼淼顿悟人生真谛:有压力就解决,但千万不要自寻烦恼。于是她正式成为“零帕族”一员。
“以前,我总是暗地里跟别人攀比物质生活,这无疑增加了很多心理压力,其实,房子买在郊区又何妨,在这里能看到湛蓝的天空,是市内所享受不到的。”在工作中,也总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令她感觉自信心很受打击。加入“零帕族”后,淼淼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给自己定位出合理的目标。“并不是说我变得懒散了,而是我对自己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凡事应该建立在实际、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在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同时,拥有一颗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平常心,才能使自己心情舒畅。”
一旦感觉郁闷,淼淼会找合适的方式尽早发泄出来,比如找人倾诉,或看电影、听音乐,绝不隐藏在心。“有人说‘零帕族’是典型的阿Q思想,也许‘换个角度想问题的方式’更相似,但‘零帕族’是积极的,它并不是一味地为自己推脱责任,在它的字典里,永远是:快乐地去做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会有所收获。”淼淼总结道。
2.“零帕族”的价值观
“零帕族”大智若愚,深知人生的意义,也许有些族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大道无形,但却同样的懂得过好每一天,不在于走得更快,而在于走得更远!
要加薪,不要加班。
即使当不了主角,也要做个精彩的配角。
声色犬马是我的心,淡若天涯是我的人。
没有房子,一样有生活。
不追随流行,就永不会OUT。
压力算什么,挡不住我快乐的路。
我的生活我做主。
生活要新鲜,快乐要保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