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留学生如何度过适应期-安阳人才网
当前位置:首页内外动态外国动态  
固顶文章 手机版上线了!网址不变(w
固顶文章 目标分解&进度动态智能监控
固顶文章 纬地与移动联合组建“云智慧
固顶文章 套餐调整:方便到让您没得说
固顶文章 中国中小企业为何做不大?
固顶文章 新年《资费新政》出台
固顶文章 用“红包”奖励签到是否可行
固顶文章 “第三方考勤”破茧而出
固顶文章 面对“迟到早退”“加班加点
固顶文章 “劳动时间精细智能管理”促
更多...
更多...
固顶文章  通知公告专题
固顶文章  公务员专题
固顶文章  网络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现场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客户风采专题
固顶文章  调查专题
固顶文章  求职专题
固顶文章  招考专题
固顶文章  人才测评专题
固顶文章 手机版上线了!网址不变(w
固顶文章 新年新政新服务——只为回馈
固顶文章 目标分解&进度动态智能监控
固顶文章 月收入调查结果公布,触目惊
固顶文章 追忆傅江老先生的艺术造诣和
固顶文章 企业大脑
固顶文章 纬地与移动联合组建“云智慧
固顶文章 套餐调整:方便到让您没得说
固顶文章 年后不走了!家乡更要我..
固顶文章 【纬地云】荣获2017“中
更多...
新留学生如何度过适应期 2010/7/14
 



留学新生开学在即 如何平稳度过“适应期”

如何平稳地度过“适应期”  成为留学生面临的一大考验。

  “适应期”有多长

  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从踏上异国的土地,到适应留学生活,这个“适应期”需要多长时间?

  “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逐渐适应国外的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留学的巩鑫迪说。而许多初出国门的留学生也认为,要适应国外的生活,大约需要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巩鑫迪坦言,刚到国外时,国外生活跟他想象中差距很大。“在人际交往、住宿、学习和语言上,都与国内有很大差别。比如上课时,要频繁使用多媒体展示作业,非常重视对科技软件的应用。”

  巩鑫迪认为初到国外时,语言是一大难关。虽然日常交流不成问题,但当地的俚语和俗语常常会造成交流障碍。“课堂上,由于语言问题,留学生会比当地学生更难参与课堂讨论;课后的压力也很大,当地学生在课堂上花半小时时间就可以读懂的文章,我们需要在课下花更多时间去理解。所以在学校自习室里,通宵达旦地学习的很多都是中国学生。”巩鑫迪说。

  与巩鑫迪不同,在英国约克大学攻读金融与投资专业硕士的王越,大概花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度过了“适应期”。她解释说这是因为自己在国内读本科时,分别到澳大利亚和荷兰学习交流过,所以相较其他留学生来说,能较快适应国外生活。

  但刚到国外时,在交友问题上王越也有过困惑。她认为这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周围的同学来自世界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使彼此交流有障碍;另一方面,英国主要社交场合是酒吧之类的场所,教室只是上课的地方,下课后大家很快就会离开,而一般中国学生都不太喜欢去酒吧,所以很难认识到新朋友。

  对于这点,巩鑫迪也有类似的感受。出国之前,他以为可以与外国朋友有更多交往。但出国后他发现,同学之间的关系很难深入,只停留在问候或简单的学习交流层面。

  如何度过“适应期”

  由于这些困难,留学生初到国外,要想顺利度过“适应期”,就需要付出许多努力。而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也显得极为重要。

  “刚到国外的半年,寄宿家庭对我帮助很大。”巩鑫迪说,“比如教我学会如何使用澳大利亚的交通系统,帮我办理银行卡、手机卡等业务。还会抽出时间陪我一起逛街、买东西,教我如何与当地人交流。”

  19岁的李驿于2009年出国,在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读国际关系与政治学。他很感谢国外和国内的同学对他的帮助:“刚到学校时,当地学长带我办理了许多手续,并把我妥善安置进学校宿舍。国内的朋友也经常会以电话或网络的形式与我交流,避免我过度想家。”

  据王越介绍,她所在的学院里,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生活导师,导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合理的选课建议,避免盲目选课,也会定期了解留学生的生活状况。如果在生活上遇到问题,生活导师也会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初到国外,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固然是好事,但李驿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努力。“面对困难时,要告诉自己这是无法躲避的,不如迎难直上。”

  王越也认同这一点。她认为,学习时一定要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要做好课前预习。许多留学生在国外上课时会发现,课前预习会明显提高听课效率。“刚开始的几周,我们基本上都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只是机械地去听课,听得似懂非懂。慢慢地,我们意识到课下自学的重要性,学习效率就明显提高了。”王越说。

  在生活方面,饮食是一大问题。这些在国内由父母照顾的学生,到国外后却不得不自己做饭,这是个痛苦的转变过程。但也正因为如此,许多留学生都“把痛苦变成乐趣”,当不把做饭看成一种负担时,反而能从中收获许多乐趣。

  在交友方面,巩鑫迪认为“放得开”很重要,一定不能封闭自己。他就经常与同学结伴出游,去野炊或者开派对,既丰富业余生活,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像是一种蜕变”

  平稳度过“适应期”,对许多留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考验,但在“适应期”所得到的历练,对留学生的留学生活乃至人生的成长过程,又有重要意义。

  巩鑫迪认为留学生活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性,“以前更多是被照顾,现在学会主动照顾自己和周围的人。”

  而在李驿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父母并不能永远陪伴自己、永远提供帮助。他认为,短短1年的留学时间,自己成长的速度却远远超过国内10余年。

  “对每个人来说,适应期是多少有些痛苦的,像是一种蜕变。但是,现在回头看那段经历,感觉自己成熟、长大了,而且更加乐观和坚强。”王越说,“现在,我能从容地在酒吧跟人打招呼、聊天;能熟练地到超市里选购晚饭的原材料;能独立地完成一篇几千字的论文,然后拿去跟导师讨论。这是人生的一种历练,也是自己的一笔宝贵财富。”

  作为过来人,留学生也给即将踏上留学征程的学子一些建议。“出国之前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到国外后要乐观、开朗并且相信自己。每个人的适应期长短不同,这可能跟性格有关,但是人人都会度过适应期,所以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是美好的。”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来源:安阳人才网

点击:2053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