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该不该为富士康开绿灯?
6月25日,河南省鹤壁市政府网站挂出的一纸招聘通知,证实富士康正将生产线从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迁往较为不发达的华中和华北地区,旨在遏制成本。通知称,“近期需要10万名员工到富士康培训,招聘员工经过培训实习,可在本省建设好的富士康厂区工作。”另据香港《明报》报道,河南的招聘现时已展开,省政府十分重视,招聘会进行从现在一直开到9月20日。据河南文化产业网报道,富士康将6月25日在河南南阳举行了招聘协调会,宣布将一直招聘至9月20日,总计招聘6000余人,作为在河南设厂的员工储备。河南南阳市政府更宣布,凡入富士康工作满6个月者该市将提供600元的生活津贴。此前有报道称,富士康亦准备将深圳大部分生产线迁往天津。
这一切证明深圳富士康开始大举迁往内地舆论属实,并把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的河南作为下一个发展的重要阵地,并以政府作为前排兵开路招聘,我们不得不承认政府力量的巨大,只要政府出面牵头招聘似乎没有任何部门或个人敢拒绝,富士康人才危机似乎可以缓解。但是河南政府在富士康迁往内地问题上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给出相关“富士康连跳”事件的调查结果时,这样做合适吗?你们可是人民的公仆,不是企业的仆人。虽然说河南人口众多,位居全国首位、同时就业严峻,但是一旦发生与深圳一样的连跳事件,谁来为人民的生命买单?在市场经济主导的今天,政府全方位的主导作用慢慢淡化,我们也看到了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成果,但是政府协助富士康在河南招聘、建厂问题是做的并不妥善。经过我们对大众的简单调查,社会对这件事还是存有疑问甚至充满担忧的,在没有做好公众安抚、解释的前提下,政府这样公开的、全力的服务于富士康招聘倍受社会质疑,某些政府部门角色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