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就业率挑战中国高校学科设置-安阳人才网
当前位置:首页求职博客职客攻略  
固顶文章 提高基层公务员收入与GDP
固顶文章 大学生就业率74%
固顶文章 女大学生最易就业五大专业
固顶文章 特岗教师工资补助将再提高 
固顶文章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
固顶文章 虚高就业率是如何产生的?
更多...
更多...
固顶文章  通知公告专题
固顶文章  公务员专题
固顶文章  网络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现场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客户风采专题
固顶文章  调查专题
固顶文章  求职专题
固顶文章  招考专题
固顶文章  人才测评专题
固顶文章 手机版上线了!网址不变(w
固顶文章 新年新政新服务——只为回馈
固顶文章 目标分解&进度动态智能监控
固顶文章 月收入调查结果公布,触目惊
固顶文章 追忆傅江老先生的艺术造诣和
固顶文章 企业大脑
固顶文章 纬地与移动联合组建“云智慧
固顶文章 套餐调整:方便到让您没得说
固顶文章 年后不走了!家乡更要我..
固顶文章 【纬地云】荣获2017“中
更多...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就业率挑战中国高校学科设置 2009/7/27
 


 

6月10日,由“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下称《就业报告》)正式对外发布。

  据该报告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调查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与去年持平,仍为84%。

  “在2009年,我个人认为如果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如果能够实现8%的增长,大学的就业率不会比去年有太大的差距。”麦可思总裁王伯庆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乐观。在他看来,国家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正在发挥功效。

  学科结构性失衡

  《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最差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大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告诉记者:“在关注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市场和就业的实际情况来认识就业的指标,首先是学科专业的结构,它的失衡非常明显,而这种结构性的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问题。”

  目前,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八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经济危机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对国家产业的重组,对教育来说就会存在学科和领域的重组。不同专业领域中持续几年的就业状况,反映了社会对这部分人才的需求状况,应该成为结构调整很重要的依据。”零点调查总裁袁岳说。

  对于就业率持平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同样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据《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总量的34.2%。其中七个专业同时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对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兴起的新专业办学热,麦可思总裁王伯庆表示担忧,“我不知道这些专业是依据什么设置的,现在不管是高职高专或者是本科也好,不要因为社会刚刚出现需求马上大批量成立新专业,我们应该把学生的价值观这些根本素质打好,这是最关键的,这本身和专业区分设置没有直接关系。”

  提高职业能力

  事实上,除了基本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应届生的“软实力”,这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我们的学校教育总是照猫画虎,在密集的课堂知识学习之外,如果有更多让人体会和感受准备体验的机会,将来对于就业会更加有帮助”。零点调查总裁袁岳表示。

  中国就业促进协会副会长陈宇就表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他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少,而是他需要就业的东西没有学到。大学教的都是和就业无关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在他们学习的现有知识上再加上四条,第一条是了解社会生活,第二条是熟悉职场规则,第三条是寻找自身位置,第四条是品尝从业滋味,这样他们就可以成功就业。”

  据记者了解,最近一些教育集团正在做尝试,把专科生的职业技能转入本科生教育。一直以来我国专科院校都有大规模的专升本考试,但目前的情况是本科生找工作难,专科生反而相对容易。事实上高等教育在放大总量之后,没有在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职业取向,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袁岳告诉记者:“从对企业雇主的研究中可以看到,雇主考量求职者时,职业能力是很重要的方面。站在这个角度,未来整个高等教育中如何职业技术化可能是我们特别要考虑的东西。”

  在关于大学生求职能力培养问题上,有学者认为仅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更应该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工作能力。

  “促就业”应面向服务业与科技

  当前,各国纷纷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都离不开促就业这一话题。如何在保增长和促就业中寻找正确的推动关系,成为与会学者们关心的话题。

  “目前财政投资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对就业拉动多少,需要仔细考量。”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表示,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看,第三产业所占的权重达到40%左右,也就是说,第二产业和农业“消化”的大学生就业并不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成了问题。”

  作为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的胡建波看来,日前奥巴马的就业促进政策颇具启发意义。

  6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外表示,对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速度“不满”,同时宣布将在今后100天内加快落实该项计划并为美国民众创造60余万个就业岗位,这一数字也是经济刺激计划实施头100天所创造就业岗位的4倍。

  “奥巴马的就业新政主要推动的是面向新技术、面向未来的产业。”胡建波称,如环境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等。

  “产业振兴信息传递给市场,如果偏向振兴传统产业,有可能会对前瞻性的人才培养产生误导。”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称。

 

来源:《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点击:2188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