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夹心层身处困境 -安阳人才网
当前位置:首页内外动态国内动态  
固顶文章 大学生就业现情侣“一拖一”
固顶文章 毕业生面对职场你输在哪里?
固顶文章 大学生专业陪玩陪读新行业
固顶文章 四川公开招聘特岗教师
固顶文章 小语种吃香 企业提前预定
固顶文章 “次新人”成职场尴尬一族
固顶文章 娇娇女应聘求职全家跟班
固顶文章 就业难,催生悬赏求职
固顶文章 卖身求职是勇气还是俗气(图
固顶文章 最需要的十本职业指导书
更多...
更多...
固顶文章  通知公告专题
固顶文章  公务员专题
固顶文章  网络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现场招聘专题
固顶文章  客户风采专题
固顶文章  调查专题
固顶文章  求职专题
固顶文章  招考专题
固顶文章  人才测评专题
固顶文章 手机版上线了!网址不变(w
固顶文章 新年新政新服务——只为回馈
固顶文章 目标分解&进度动态智能监控
固顶文章 月收入调查结果公布,触目惊
固顶文章 追忆傅江老先生的艺术造诣和
固顶文章 企业大脑
固顶文章 纬地与移动联合组建“云智慧
固顶文章 套餐调整:方便到让您没得说
固顶文章 年后不走了!家乡更要我..
固顶文章 【纬地云】荣获2017“中
更多...
求职夹心层身处困境 2009/4/10
 


 

求职夹心层身处困境 期待突围成就美梦
 

      她是一名来自山西农村的女大学生。在城里应聘,四处碰壁,“突围”成梦;回乡求职,却发现心仪的位子上,正坐着昔日弃学的伙伴。想留留不下,想回回不去,她成了一个求职“夹心层”。 回去是笑话“要在北京挺住!”

  “要在北京挺住!”

  电话那边,舅舅的唠叨如同战斗口号。一得知张爽有回家的打算,远在山西老家的母亲立刻发动全家人轮番上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打消她离开北京的念头:家里花那么多钱供出一个在北京读大学的女儿,现在又回到村里,会被人当成笑话,全家人都面上无光……

  张爽的家乡在吕梁山东侧的交城县,这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农家女孩,直到现在仍然是整个家族的骄傲。当年,小学全班47人,只有15个人上了初中;整个年级200多名学生的高中,更只有4个人走进了大学的门槛——张爽就是其中一名佼佼者。

  2008年9月,中文系2009届毕业生张爽开始求职。

  此时,从金融、IT到普通制造业,海内外企业大规模裁员的传闻频频爆发。不过,张爽还是对求职颇有信心:虽然自己不善言辞,但是成绩不错,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偌大的北京,找一份与文字有关的工作,应该还不是问题吧?抛开家人的劝解,张爽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回到家乡。然而,等待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始终不见踪影。

  求职杂志编辑,入职时却变成了四处拉客户找赞助的“客户经理”;应聘酒店文秘,却被告知必须做一到两年的前台和服务生;为出版社校正图书,却发现根本不可能长期留用……

  求职成本高 一套职业装=仨月生活费

  印一份简历2元钱,一次招聘会能发掉几十份;应聘和实习的频繁外出让交通费打着滚往上翻;为了面试,一套像样的职业装花去她近三个月的生活费……这些“不能省的费用”让张爽觉得无法承受,工作却依然没有着落。

  本地同学“从容”的求职方式让张爽很是羡慕,“但是我不行,我只能靠自己,我必须有一份起码能自给自足的工作——租房子、吃饭、还(助学)贷款……最好还能帮帮家里。”满眼月薪1500元左右的工作对张爽而言,看上去很美,接下来却很难。

  怎么努力踮脚尖都够不着工作的边儿,强烈的无助感向她袭来。

  退一步海阔天空,本科学历在高校林立的北京稀松平常,回到家乡或许会能成为一块漂亮的敲门砖?

  张爽开始背着家人给家乡的企业投递简历,出乎意料,这些发回家乡的简历也石沉大海,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进工厂 “高学历”不敌“童子功”

  大学的最后一个假期,张爽以回家过年为名,行打探工作机会之实。

  比张爽小三岁的表弟跨着辆新摩托过来串门,小伙子刚满20岁,就已经是一名月薪超过2000元的技术工人了。

  提起被家里人逼着进厂做工、没能继续念书的事,小伙子早已不再埋怨。他现在的“榜样”是自己的师傅——厂里最出色的老技工,“我师傅去年挣了差不多9万!”

  表弟告诉她,村里不上初中的男孩子都到附近工厂里学手艺。最热门的活儿是开吊车和电焊工,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高薪”。没学成技术的人就在厂里做些体力活,一般也能拿到2000元。

  “在村里,女孩子一结婚就不上班了。结婚前只要能找个七八百元(月薪)的工作,家里就满意。”这种被张爽放弃的生活方式,现在看来安逸得让人羡慕:村里的年轻姑娘如果能捞到在工厂开“行车”(起重机的一种叫法)的工作,“一个月挣上1600多元钱,家里人就高兴得不行。”

  张爽甚至想咬咬牙到家里人觉得“没面子”的工厂做工。自己学历高,领悟和学习能力强,总应该学得快一点,不会出现那种会画图纸的人不懂做工,会做工的人不懂图纸的尴尬,成为一个真正高学历的技术型人才。

  家乡的玩伴告诉她,往年如果有大学生进工厂,还能在办公室里拿上2000多元的工资过活。可今年赶上金融危机,没技术的人想进厂太难了……

  而工厂里的技工师傅们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年轻的工人少年时代就已经开始做学徒。尽管附近有几个员工超过千人的大厂,但是,技艺的内部传授将这些曾经在学业上占据优势的年轻人挡在了门外——张爽们很难通过自学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技工,“高学历”败给了“童子功”。

  当老师 惟一机会竞争激烈

  初中时的小姐妹已经嫁作人妇。张爽很难将眼前这个穿着时髦的女子跟几年前那个时常因为成绩上不去而犯愁的小女孩联系起来。张爽也很好奇这个连高中都没考上的小姐妹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天天哄小孩儿。”原来初中毕业之后,小姐妹去上个幼师培训班。通过县里的考试,顺利当上了幼儿园老师。月工资2000多元,国家正式职工,退了休生活也能有保障……听得张爽有些心动,可是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像她这样的大学生,根本没资格参加这种考试。

  现在,中学老师可能是张爽回乡工作的惟一机会,这也是家乡大学生们竞相争夺的理想职业。张爽和其他渴望这一职业的学生们不得不在学业之外继续复习考试——为了得到教师资格证书。张爽还重新买来高考试卷,反复练习,以期在各学校的招聘考试中胜出。

  “跟我一起考出来的同学很多都是这样,他们已经有人回去找工作了,但是……”张爽的目光黯淡下来,这些曾经的佼佼者回乡求职时,却发现工作的位子上已坐了昔日辍学的玩伴、昨日学业不如自己的同窗……

  这些天,张爽常常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寻找短暂的放松,因为只有进入虚拟世界,她的情绪才能平静。

 

来源:安阳人才网

点击:1441 〖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